首页 > 生活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标签易逝,品牌长存——设计师的品牌塑造漫谈

生活 pchouse 2019-05-19 09:11

【太平洋家居网 设计频道】安迪沃霍尔曾说,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十五分钟的名人。诚然,在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通过蹭热点、猎奇、特立独行等等方式,在各类型自媒体上博眼球一跃成为网红变得越来越容易,但遗憾的是,这种知名度也确如安迪沃霍尔所说的那样昙花一现。

于是,我们开始用一个又一个标签上身,久而久之,就如人设一般,遇到风吹草动便濒临崩塌。有一种需要长期建设,却能够留存更为持久的大众认知度,便是品牌,套用香奈儿小姐那句“潮流易逝,风格永存”,品牌与标签的关系更像是“标签易逝,品牌长存”。

微观到宏观,属于每个人的品牌构建

不同于抓准时机打造的网红,以及通过数据分析后得出的标签,品牌在一个更为漫长且复杂的环境下生长起来,历经调整打磨,最终成为一个完整而立体的形象。

个人品牌建设,对于设计师这类厚积薄发又需要适时展露自我的执业群体而言,意义自然不言自明。但在信息爆炸、推广更为多元化的当下,很多设计师在塑造品牌方面陷入误区,更注重风格塑造、曝光量等内容。

实际上,作为创意、品质以及口碑并存的职业,品牌是建立在过硬的设计实力之上的一种附加值,而这种附加值帮助设计师或其所在团队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进而佳作频出,让品牌的形象也跟着逐步完善。

在今年的国家品牌日,中国设计品牌大会如期举行,大会吸引了两岸三地近千名设计精英,这其中也包括来自三地的知名设计、艺术界大咖,在大会现场,他们也各抒己见,分享了自己对于品牌建设上的个人见解与看法,以及对于当下中国设计师群体在个人品牌打造上的个人建议。

成功不可复制,但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至少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助力,进而实现在设计之路上的更快成长,少走弯路。

胡伟坚:坚持品质,品牌水到渠成

作为全球顶级酒店室内设计机构,CCD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前瞻的创新,引领行业发展。相比CCD在国际上的声名显赫,在谈到设计品牌这一话题时,合伙人胡伟坚表达得却非常朴质。

在胡伟坚看来,设计者可以让自己的每个项目风格各异,但作品当中内核的东西,确是不可替代的,这种精神内核就是优秀的品质,能够给客户,给中端用户一个好的感觉,品牌自然而然就会形成。

张清平:“刻意营造”还是“自然形成”,皆有道理

开创了心奢华-Montage美学风格,同时也是中国顶尖设计师公益团体“创基金”理事的张清平认为,形成一个设计品牌难度极高,而不同的设计团队、设计领域的打造方式又不尽相同。所谓“自然形成”也就是依靠作品说话,研究解决问题、再创造并作出一些创意的东西去体现,这是设计师去营造自己品牌的最有力因素。

在网络时代,“刻意营造”同样有其必要性,很多设计师想要创造自己的品牌,并期望可以创造些可延续的东西。但不论设计师们用怎样的方法去刻意营造,对设计品质的把控程度,空间实际效果这些设计的“初心”,还是不能变的。对于设计师而言,需要面对,考虑的事情还很多。

黄志达:聚焦自己可研究的领域去深耕

多年来,以“设计给生活无限可能”为理念,黄志达在设计与生活方式之间搭建起灵感的桥梁,在创作中享受设计,而他的这一观点也不断影响着更多的人。

面对当下资讯的爆发,黄志达认为这对于品牌传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干扰。另外,当前人们对设计品牌的关注,更聚焦于其品质,以及其对于自身的增值意义,即设计者产出的成果,可以具象性地帮助到客户群体。

设计需要品牌,但设计师们更应该专注于自己可研究的领域去深耕,得到专业认可,才会有更好的品牌美誉度与品质度。设计师亦不能将自己封闭起来,而是需要与空间打交道,与人打交道。做设计首先需要专注,同时不断积累,最后形成品牌的影响力。

瞿广慈:每个伟大的品牌背后,都必须要有一个情感的依托

瞿广慈与艺术家向京共同创立的艺术品牌“稀奇艺术”,以商业的方式推广当代艺术,无论在文艺界还是大众层面都备受瞩目。

在瞿广慈看来,一个品牌不是自己塑造起来的,而是不断被人所认知,不断找到品牌所谓最初的内心,对人、对大自然、对一个民族,以及对自身不断的反思。

对于很多人认为的“品牌就是塑造的概念”这一观点,瞿广慈并不认同。品牌从自身的角度,要不断接受新时代的到来,但同样要带有自己所坚持的艺术情感,以及所传递出的一个时代的印记,它并非是一个阶段的所谓爆品、网红,而是需要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罗劲:品牌建设需要更聚焦,更专注,更具民族文化内核

擅长商务办公、商业地产项目的设计和营建,以及存量建筑改造再利用的设计师罗劲,近年来带领团队设计了众多新兴科技公司项目,如滴滴新办公楼设计、神州优车集团新总部、腾讯众创空间(南京)等,对于品牌的塑造,他更强调创意在其中的价值,而这种创意建立在专注的基础上。

罗劲认为,设计的品牌建设需要聚焦,专注静下心来,而不是快餐式增量式发展,才能做出有创造性的东西。对比在全球设计强国日本,善于吸取外国文明精华,并展示出自己独特体系,而我们的设计则太容易被市场左右,又太具象,应该更大胆,并用当代的语汇构建出具有民族文化内核的作品。

林振中:品牌塑造,首先要有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

“生活美学”是林振中最被业界熟知的个人品牌,传递出他个人的美学观与生活馆,同时也影响着设计以及设计圈之外的生活美学爱好者,这最初于他而言更像是无心插柳之举。

或许一个品牌在业界的口碑、知名度更需要专业能力的加持,而在所属业界之外的品牌知名度,则更加复杂。林振中说,相对而言,设计师的品牌想要在大众层面得到更多认知,需要更多的积累,包括时间的积累,媒体的助力,同时,更重要的是,设计师需要明确自己的品牌,与自己想凸显出的品牌内容是否是划等号的。对于现阶段希望塑造个人品牌的设计师,林振中认为,品牌塑造始终要从自己所喜爱的方向作为出发,这样,才能让个人品牌的发展越走越长久。作者:田爽

【以上内容转自“太平洋家居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太平洋家居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3965LC

责任编辑: 3965LC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