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空间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了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但是国内行业发展还面临几点瓶颈。
进行《室内空间信息与数字经济》的主题分享,掌声有请张总。
我们蜂鸟视图始于2014年,是一家从事于室内空间信息技术的软件公司。我们核心的产品现在在运营的是我们在线的蜂鸟云平台产品,我们把它定义为室内空间信息数字化的一个全链条生命周期的平台型的工具。同时我们还服务于各个企业和组织,为他们做定制化的空间信息服务,包括空间信息的数字化,包括系统的建设以及位置基础服务的建设。
我们的产品理念其实是将我们的空间信息可视化的引擎,通过与现实的人、机、物、环等物理空间要素相结合,为我们企业的业务,将它们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为企业的业务推进提供一个数字化的支持。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我们这个平台,能够构建起服务更多的合作伙伴,帮他们为他们的客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同时也希望引入更多的个人用户或者独立的用户,能够引入到空间数据的生产的流程中去,为他们创造一些社会价值。
下面说一下室内空间信息的应用场景。室内空间信息技术目前其实已经渗透到了我们各个领域,之前我们做过一个调查,就是大众80%的时间其实都是处在一个室内的环境下,今年可能更特殊甚至于更多。 室内空间信息的应用其实它渗透到各个领域行业,它是不分行业的,我们不专注在某一个深扎的领域内。
接下来我给大家介绍一下,看一下我们在不同行业领域室内空间信息技术落地的应用场景。
依次说下安全领域、安监领域,智慧安全、智慧安防。对于消防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在出场的时候能知道目标点的室内空间信息结构和场景,以及最重要的就是各个着火点消防通道的布局位置。在以往可能是消防人员到了现场,现场的物业人员拿出纸质的图纸,现场去画,标识各个点位的信息。真正的智慧消防,其实应该在整个出警之前,我们已经把所有的信息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已经呈现给所有的消防人员。
在工业领域也是一样,结合室内的定位技术和空间分析能力,我们能实时知道厂区内的重点区域是否有人员的进出,包括动态的监控捕捉各个人员工人的实时位置,是否进入到一个重点特定的区域。
在智慧医疗以及养老,我们有很多的合作伙伴,包括我们自己也服务了很多的医院,包括智慧医疗、智能导诊,我能通过智能手环、智能设备,为整个养老院建立起数字化的空间模型。能知道被监护人当前在什么位置,如果他发起呼救,我能知道他在什么地点,能够快速实时进行响应和处置。
智慧园区包括这个园区的数据可视化,包括大的数据看板、中台,这也是我们现在很多企业内部喜欢或者更愿意去用的方式,通过不同的方式,以传统的表格所不能标的信息,通过三维地图的方式去呈现数据。
在智慧商业领域,智慧商业领域其实我们蜂鸟在智慧商业领域深耕很多年了,从2016年开始基本上就是在智慧商业领域,头部的大家能想到的商业地产,其实都是我们的客户。传统上来说,商管集团内部在上报一个业态的更改和修复的时候,传统是怎么报的?我要打印一张PDF纸质层层上报,汇报我的品牌落位是怎么样的。引入整个平台之后,他们把所有的空间信息都变成了数字化。其实商业的本质管理的就是所有的基础设施就是它的空间资产包括它的铺位、点位、业态。
在智慧商业里面,我们倡导的是一张图多用,什么叫一张图多用呢?我们建立一次数字化的室内空间信息图,可以在不同的业务场景中,对内我可以在不同的审批流业态分布的流转过程,对外招商的时候可以引入它,把它对应的招商对象去呈现室内的场景,让招商对象能直接知道我要租的店铺将是什么样的,同时结合一些360的全景照片。对C端来说,我们还可以用同样一张图不同的版本的数据,给用户、给顾客呈现一个商场实时、真实的导航导览,比如开发商场导航导览的小应用。
在工业领域更不用说了,我们把整个的工厂相关生产制造业相关的,可以把人员、运输车辆、生产设备以及各种的安监防护设备集成到一起,都在一个可视化的地图上进行呈现。
其实不仅仅是刚才这些场景,整个我们在应用空间信息的场景,已经越来越多了。包括我们园区各类建筑工地,甚至有的客户是在4S店,还有就是办公楼、公共场所,甚至有法院这一类。包括我们今天在的这个会场,外面的会议布展都是跟空间相关的信息,我们也有很多布展、展会的客户。
整个室内空间信息的发展其实已经不是一个很新的概念了,在过去很早的时候这个东西叫GIS,后来它转变成室内的GIS,现在叫GIS和BIM的相结合,我个人更愿意叫它室内的空间信息技术,它更加广泛。
目前其实不光在国内,国外其实室内的相关信息技术很隐讳地在发展。iPhone在不久之前发布了苹果自己的室内空间数据格式1.0版本,他们在两年之前或者更早的时间就已经提交到标准委员会,所以这个事情其实是一个很隐讳一直在做的事情。
另外还有就是微软,在2019年9月,微软云服务平台直接推出一款产品,结合它的一些应用,推出整个室内空间地图的一系列的一套服务。在国内的BAT也是国内很老牌的做地图的厂商。
前两年的iPhone11的发布,iPhone11内置的UE芯片,大家可能不会关注这个信息,作为从业人员我们关注UE芯片是做什么的,它最大的作用是UBW功能,做高精度的室内定位。结合今年未来要发布的产品,它是一种可追溯的室内标签。
通过这些信息,我们有理由相信室内空间信息,其实未来在整个国内甚至于全球化,其实是一个在逐步有市场的扩张。
目前国内的行业的发展瓶颈主要有这么几点:
1,室内空间数据的业务数据更新频度非常高。目前没有一个产品或者说很少有产品能够满足这种客户实时的更新需要,比如说商场,我的业态可能随时在发生变化,我可能随时在更新我的业态的分布。新的品牌商要入驻,旧的品牌商要撤出,随时变化、随时更新,随时应用到C端的用户手上,一个是更新的频次。
还有就是需要专业的人员、专业的复杂的工具来做制图,更多地理信息掌握在专业的人里面,用专业的工具进行处理。
现在整个行业需要推出一套更高效、更低廉成本的,能够快速去构建室内空间数据、基础数据的这么一套平台型的服务。同时我们也需要建立起整个从空间数据、从数据采集到数据生产到数据的利用到存储到应用服务,整个完整链条的平台。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今年推出整体的新的2.0云蜂鸟云平台架构,我们依赖于客户自主提供CAD数据等等,这些数据各个业主手里有,运营商手里有,政府手里也有,大家想拿到数据不是很难的事情,基础数据、源数据是很容易获取的。
有了源数据之后,我们怎么把它转变为一个可以扩展、可以交互、比较好看的三维电子地图呢?我们需要一套生产的工具来做这个事情,我们在这个平台上我们也提供了一套,大家经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直接在线上进行绘图的地图生产工具。
我们今年疫情期间搞了一次活动,有很多个人甚至中小团队企业都来参加过我们的活动,包括线上制图的活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我们有了数据之后下一步怎么用它?我们如何用它?我们原来的数据业务是一大堆表格或者一大堆属性字段的数据,我们用它要么是Excel,要么是各种表格、报表工具,我们同样的空间数据,我们怎么来用?我们需要有一个引擎来使用它,我们需要有一个引擎来呈现它,我们基于整个的技术推出在线的三维地图,用来渲染室内的空间数据。目前我们已经接入至少3万家开发者,服务上千家企业,落地了很多的应用。
有了这些数据之后,我们需要一个安全、可靠、稳定的存储架构来支撑它做这个事情,我们的云平台是基于整个云服务架构,来支持数据存储。 在应用服务层面,我们通过这个平台,我们希望接入更多的开发者,为他们提供空间信息技术的能力,输出我们的能力,帮助他们去服务他们的客户。同时我们也提供了更加简便快速的低代码编码的方式,让他们快速地构建一个导航的、导览的应用,因为我们发现大部分客户的痛点就是我给你钱,你给我开发一套导航应用小程序,我就做一个导航,没有别的,地图搜索、导航导览这种工具怎么办?我需要排人、排资源,或者客户这边根本没有研发人员。
通过我们平台,你可以直接通过几步的简单配置,就可以直接生成你自有的导航应用程序,完全不需要开发人员来做这个事情。
其实我们在很多时候都已经做了跟高就业水平相关的一些事情,包括我们今年,我刚才说了在今年我们通过我们的平台,我们是希望构建一个在整个市场内,构建一个供需双方上下游关系的这么一个作用。我们希望上游就是这种我们需要的需求方,对于希望空间信息技术的需求方或者数据的需求方,他们来自于可能是我们终端的企业、运营商,也有可能是大的商管集团,也有可能是物业公司这种需求方,甚至可能是大集团的供应商,剩下的就是我们的制图人员。
数据供应方来自于哪?我们在今年至少培育了大概200名在线制图师,这是跟地方政府合作,包括一些大专院校的机构,我们可能在三四线城市扶持一些自由职业者,他们通过这个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的收入,同时这也是我们在回馈社会,为社会创造社会的价值。
有了这些制图师,外来的制图师,也希望我们的客户最终他们的需求方,也能够以一个较低的价格,更低的成本,来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空间信息数据。
这是我们平台一个基础的目标,这是我们的模型。我们希望在上层其实是我们的供应商,供应商有可能是数据的供应商,有可能是应用的供应商。在底层来源于我们终端的客户需求,客户有可能需要的是我需要做一个图,有可能需要我做一个应用,也有可能是我只要调用你的数据就可以了。
对于制图师这边数据的供应方,我们自由,我们有自己的数据生产团队,我们也有培育的第三方独立的数据生产团队,我们未来还会吸纳更多的独立的个人独立自由者加入到这个团队里。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做撮合服务的中间供应商。
在另外一端,其实我们的平台是提供一个线上线下的方式,能够让用户在线上下单,未来直接在线下就有人接单,直接自动完成供需交易。
我们本着希望能够引入更多的合作伙伴,本着开放、合作的态度,包括合作伙伴企业、软硬件的开发企业,包括学院、学校甚至职业学校还有各个集成商,甚至你是独立的自由职业者,我们希望跟你们做合作。我们希望跟各地方政府进行合作,鼓励本地企业融入数字经济,将室内空间信息的数据的建设纳入到一个整体新基建的基础建设的范畴中来。
我们希望服务本地的社会管理和经济运营主体,促进整个高水平的就业。
我的演讲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作者:秦缨
版权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软件网或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网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任何行业、传播媒体转载、摘编中国软件网(http://www.soft6.com)刊登、发布的产品信息及新闻文章,必须按有关规定向本网站载明的相应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在其网站上注明真实作者和真实出处,且转载、摘编不得超过本网站刊登、转载该信息的范围;未经本网站的明确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复制或在非本网站所属的服务器上做镜像。
本网书面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昆仑海比(北京)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