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半湿润区优质玉米品种介绍

生活 科普中国网 2020-10-29 10:37

1.郑单958品种来源:郑58×昌7-2(选),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审定编号:2001年。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3d左右。幼苗叶鞘紫色,叶色淡绿,叶片上冲,穗上叶叶尖下披,株型紧凑,耐密性好。株高250cm左右,穗位111cm左右。穗长17.3cm,穗行数14~16行,穗粒数565.8粒,千粒重329.1g,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偏马齿型。经生产试验点1999年调查,大斑病为0.1级,小斑病为0.6级,粗缩病为0.6%,青枯病为0.2%,抗病性较好。该品种籽粒含粗蛋白8.47%、粗淀粉73.42%、粗脂肪3.92%,赖氨酸0.37%,产量表现:1998、1999两年全国夏玉米区试均居第一位,比对照品种增产28.9%、15.5%。1998年区试山东试点平均亩产达674kg,比对照品种增产36.7%,高者达927kg。经多点调查,郑单958比一般品种每亩可多收玉米75~150kg。郑单958穗子均匀,轴细,粒深,不秃尖,无空秆,年间差异非常小,稳产性好。为优质饲料原料。适宜地区:黄淮海夏玉米区。2.浚单20品种来源9058×92-8,母本为9058,来源为在国外材料6JK导入8085泰(含热带种质),父本为浚92-8,来源为昌7-2×5237。河南省浚县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审定编号:2003年。特征特性:出苗至成熟97d,比农大108早熟3d,需有效积温2450℃。成株叶片数20片。幼苗叶鞘紫色,叶缘绿色。株型紧凑、清秀。株高242cm,穗位高106cm。花药黄色,颖壳绿色。花柱紫红色,果穗筒型,穗长16.8cm,穗行数16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半马齿型,百粒重32g。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两年接种鉴定,感大斑病,抗小斑病,感黑粉病,中抗茎腐病,高抗矮花叶病,中抗弯孢菌叶斑病,抗玉米螟。经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测定:籽粒容重722g/L,粗蛋白含量9.4%,粗脂肪含量3.34%,粗淀粉含量72.99%,赖氨酸含量0.26%产量表现:2001~2002年参加黄淮海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42点增产,5点减产,两年平均亩产612.7kg,比农大108增产9.19%,2002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88.9kg,比当地对照增产10.73%。适宜地区:适宜在河南省、河北省中南部、山东省、陕西省、江苏省、安徽省、山西省运城夏玉米区种植。

3.登海662品种来源:DH382×DH371,母本DH382是国外杂交种选株自交选育,父本DH371是自交系5003杂株选系。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选育。审定编号:2009年。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0d。全株叶片数19~20片。株型紧凑。株高280cm左右,穗位高97cm。幼苗芽鞘浅紫色,叶片深绿色。雄穗分枝中等,花药黄色。花柱浅紫色。果穗筒型,穗长18cm,穗粗5.0cm,穗行数16行,行粒数34.9~36.2粒;黄粒,红轴,马齿型,千粒重312.2g,出籽率88.2%。高抗瘤黑粉病(0.0),中抗弯孢菌叶斑病(5级)、茎腐病(15.8%),感大斑病(7级)、小斑病(7级)、矮花叶病(49.3%)、玉米螟(8.0级)。籽粒粗蛋白质9.37%,粗脂肪4.08%,粗淀粉73.46%,赖氨酸0.314%,容重724g/l,籽粒品质达到普通玉米1等级国标,饲料用玉米2等级国标,高淀粉玉米3等级部标。产量表现:2007年省区域试验(4500株/亩1组),平均亩产612.9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3%;2008年续试(4500株/亩2组),平均亩产671.7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5%。2008年省生产试验(4500株/亩1组),平均亩产642.8kg,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0%。适宜地区:全省各地夏播区。4.蠡玉16品种来源:953×91158。石家庄蠡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选育。审定编号:2006年。特征特性:夏播生育期108d左右。叶片数20片。幼苗生长健壮,叶鞘紫红色。成株株型半紧凑,穗上部叶片上冲,茎秆坚韧,根系较发达。株高265cm左右,穗位高118cm左右。果穗筒形,穗轴白色,穗长18.5cm左右,穗行数17.8行左右,秃顶度1.4cm左右,千粒重约340g左右。籽粒黄色,半马齿形,出籽率87.1%左右。2001年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抗病性鉴定结果,抗大斑病,中感小斑病,中感弯孢菌叶斑病,高抗矮花叶病、粗缩病、黑粉病、茎腐病;2002年感大斑病,抗小斑病,抗弯孢菌叶斑病,中抗茎腐病,高抗黑粉病、矮花叶病,抗玉米螟。籽粒品质测定,粗蛋白质9.63%,赖氨酸0.29%,粗脂肪4.37%,粗淀粉74.57%。产量表现:2001~2002年河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分别为650.0kg和622.8kg,2002年同组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7.2kg。2003~2004年参加陕西省夏玉米区域试验,连续两年位居第二位,平均亩产649.6kg。2003~2004年参加安徽省区试,平均亩产分别为376.8kg、521.0kg。2004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28.7kg。2006年参加河南省8个试点引种试验(3500株/亩五组),平均单产540.5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9.7%,8个试点全部增产。2006年参加吉林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74.6kg,比对照品种吉单180增产8.8%。2006~2007年参加湖北省玉米低山平原组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15.06kg,比对照华玉4号增产12.38%。适宜地区:河北、陕西、安徽、河南、北京夏玉米区。

审核专家:山西省农科院推广处 马宏斌研究员

 

责任编辑: 4083LWJ

责任编辑: 4083LWJ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