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京郊被救助的薮猫已恢复正常 专家提醒:私养野生动物违法

生活 北京商报网 2021-09-17 09:51

北京商报讯(记者卢扬实习记者周阳洋)9月16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处获悉,9月初在房山十渡山区发现的薮猫,在大兴区北京野生动物园救护站的专业救治下,现已恢复正常进食,生命体征稳定。“如今这只薮猫常常会作出伸懒腰的动作,这是它适应环境的一个表现。”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片来源: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供图

据介绍,薮猫是一种栖息于非洲大草原的野生动物,状似猎豹。与一般家猫相比,体型更大,十分擅长跳跃,攻击性很强,甚至能猎捕羚羊。虽不是本土物种,但按照我国加入的《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薮猫被核准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来进行保护管理。

远在非洲的薮猫为何会出现在北京?野生动植物和湿地保护处处长张志明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收到捕获薮猫的情况后,市园林绿化局就紧急对全市野生动物繁殖利用单位进行了核查,均未发生薮猫逃逸的情况。所以我们判断,这只薮猫很可能是未经批准私自养殖后逃逸出来的,也可能是被弃养或者有人擅自在野外‘放归’。”

据了解,仅在今年,全市接收救护的外来物种就占到了全部接收救护总量的近1/5,占用了救护单位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这些外来物种未经检疫防疫,攻击性较强,擅自饲养非常危险。而如果逃逸或者随意放归后,还可能形成物种入侵,对本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根据2020年颁布实施的《北京市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规定,个人私自开展野生动物繁育行为及实施放生活动属于违法行为,严重者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邓文洪提醒道:“如果市民在野外发现了一些特别的、不认识的动物,正确做法是向有关部门报备,切勿擅自处理。”

依据国际惯例,这只薮猫已无法送回非洲,只能留在北京。张志明表示:“后期它将被接到北京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饲养,不会放归野外。”

【以上内容转自“北京商报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北京商报网站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ZX4147

责任编辑: ZX4147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