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什么样的河豚才能吃?谈豚应该色变吗?专业人士这样说

生活 北京商报网 2022-05-21 09:23

北京商报讯(记者 赵述评 张天元)近日,海底捞因食用河豚中毒事件引发热议,而海底捞方面也对此作出了回应。其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底捞河豚系列产品属于无中毒风险的食用级河豚,人工养殖河豚品种-暗纹东方鲀,已经过11代技术改良,且连续十年通过专业机构检测,属于无中毒风险的食用级河豚,可放心食用。另外,市场监管局分别于5月6日和19日到门店现场检查,确认相关产品资质及检验报告齐全,未发现异常情况。

那么可食用河豚到底会不会有重度风险,又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对此,北京商报记者联系到了主打河豚的餐饮品牌肆月河豚,该品牌相关负责人表示,河豚的种类近200个品种,沿海常见的河豚品种有40多种。但目前国内开放的可食用河豚只有红鳍东方鲀和暗纹东方鲀两种,并且只能食用鱼皮和鱼肉(可含骨)部分。不仅如此,可食用河豚的养殖和加工都必须具备相关资质,授权养殖基地的可食用河豚必须送到具备加工资质的工厂进行剖杀加工,去除内脏和血液等有毒部分后再包装销售,并且全程需要可追溯。

即便国家对于河豚产品监管力度高,但消费者食用野生河豚后中毒的相关报道不在少数,这也使得部分消费者“谈豚色变”。“以国内食用量最大的暗纹东方鲀为例,其纯种野生状态鱼肉也是无毒的,目前经过11代技术改良后,其安全性已经完全得到保障。”中国渔业协会河豚鱼分会副会长段然表示,国家对于河豚的养殖和加工等环节的监管力度大,标准高,早在2016年就已下发了相关文件,允许经过合法审批的养殖场的河豚,经依法加工后进入市场和餐馆。但仍有部分消费者对于河豚有着“河豚即有毒”的传统认知。改变这种认识这还需要一段时间,同时,这也需要行业不断去努力宣传,需要市场不断的去接纳。

不过,经过近6年的发展,国内的河豚市场已经初具规模。段然介绍道,2020年国内可食用河豚的产量约为3.1万吨,2021年为3.6-3.7万吨左右,其中有1-1.5万吨用于出口。从养殖端看来,河豚品类的市场份额约为30亿元。

据了解,2016年9月,国家农业部和食药监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有条件放开养殖红鳍东方豚和养殖暗纹东方豚加工经营的通知》,开始允许经依法加工的养殖河豚产品进入市场和餐馆。

【以上内容转自“北京商报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北京商报网站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4161HSS

责任编辑: 4161HSS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