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15遭推特知名博主曝光的消息冲上热搜,指苹果或将放弃长年使用的Lightning接口,转而是用USB-C接口,这对于苹果的专利收入以及封闭生态无疑有所冲击,愈发“普适”的苹果还能留住“果粉”吗?
2月23日,推特知名爆料者“UReddito”发布了一组基础版iPhone 15机型的照片,首次让外界一窥这款新机的完整设计。照片显示,iPhone 15基础版也将用上灵动岛,并配备USB-C接口。就在几天前,该博主刚刚分享了一张iPhone 15 Pro的USB-C接口照片,基础iPhone 15的设计和iPhone 14相似,只有一些小改动。
照片显示,今年所有的iPhone 15机型的自拍摄像头均采用“药丸和打孔式”切口设计,而且全都支持灵动岛交互,而iPhone 15的配备USB-C接口的消息也得到进一步证实,欧盟的一项新法律将在2024年生效,要求在iPhone等设备上使用更通用的端口。另外报道称,iPhone 15将使用A16处理器,支持WiFi6以及高通的×70基带。
产业观察家洪仕斌指出,iPhone 15接口的改动有颇为重要的意义,这意味着苹果手机将向通用化进一步转型,不过长期以来,苹果对这项变革显得“推三阻四”,其关键还是在于商业利益。苹果端口的收费比较高昂,一般从苹果官方采购Lightning接头每个需要花费2-2.4美元左右,而Type-C则是公开授权,可免费使用。
专家表示,促成苹果改弦更张的更多还是政策压力,去年颁布的欧盟议会有关统一充电接口的法案显示,包括手机、平板、笔记本、无线键鼠等小型电子设备在内的所有便携智能设备都将统一使用USB-C传输接口,原因是统一充电接口既能减少“电子垃圾”的产生,同时也能降低消费者的负担,并且用户体验也将有所提升。
相比法律层面的压力,也有专家着眼于充电市场的整体变革,在技术浪潮的裹挟下,苹果也不得不与俗推迁。
知名互联网专家郭涛谈道:“苹果Lightning接口相比USB-C接口来说,存在传输速率慢、快充速度不尽如人意、设备兼容性差等突出问题,无论从产品性能,还是用户体验,抑或是环保方面来说,USB-C都是更好的选择。现在世界各地纷纷立法采用兼容性更好的USB-C接口,苹果在市场面前也不得不逐步放弃自家的Lightning接口。”
洪仕斌认为,目前市场上氮化镓充电器风头正劲,且其实占率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国内外许多大厂纷纷在此布局,无论是投资、生产都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而苹果现有的充电产品并不能很好地适配氮化镓充电器,如果苹果执意抱残守缺,那么在未来电子产品竞争中,恐有被边缘化风险。
具体来说,苹果的Lightning接口,虽然支持正反插,但只有8个针脚工作,且能承受的最大电流只有3A,充电功率的上限被锁死在33W,相比市面上多个接口,且每个接口都能达到100W的氮化镓充电器而言,苹果产品的效率相形见绌。
从产业集群角度看,全球范围内已有纳微、英诺赛科、英飞凌等数十家氮化镓功率芯片供应商,国内也在积极布局快充市场,目前南芯半导体、美思迪赛、亚成微、杰华特等多家电源芯片厂商布局了氮化镓控制器产品线,多款基于国产控制器开发的氮化镓快充产品已经问世,而苹果更多的是孤军奋战。
如果苹果不可避免地需要向政策、市场低头,那么对其而言,打造更多的安全壁垒、拓宽护城河就十分必要。
业内观点指出,苹果公司的商业模式是以手机作为导流入口,将消费者引入苹果生态圈,然后以优良的产品体验保持客户忠诚度,再以生态效应引导客户购买非手机硬件设备,其中就包括其独有的充电产品。
实际上,充电接口也是让苹果、安卓两大阵营泾渭分明的重要因素,对于安卓手机,已基本实现USB Type-C接口的普及。目前华为P50 Pro、三星S22 Ultra、小米11 Pro、OPPO Find X、vivo X Fold等旗舰机型均已实现USB Type-C接口,且多为全球化机型。
资深产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认为,由于目前手机产品想象力见顶,技术革新乏善可陈,安卓、苹果双方在某些方面逐渐趋同,例如iPhone 14 Pro的“灵动岛”,在LG V10、之前的荣耀手机、vivo上就有类似的设计,从系统来看,iOS 16升级“息屏显示”“电量百分比”都是安卓几年前就已经有的功能,如果苹果在接口上与安卓统一,很有可能让部分原先的苹果用户投入安卓的怀抱。
至于苹果如何留住“果粉”,专家认为其根基还是研发创新,用类似iPhone 4S那样划时代的产品惊艳市场。不过从更现实的角度来说,苹果可以让iOS系统更深入地进入用户的生活,让手机成为用户须臾不可离的工具,例如近年来苹果在“健康”概念上下功夫。
具体来说,用户可在苹果手机健康App中设置睡眠专注模式,可以自定义主屏幕,添加各种常用App和快捷指令,帮助用户入眠并查看睡眠指标。Apple Watch还可追踪各项睡眠指标,如血氧水平、心率、睡眠时间和睡眠呼吸频率等。
梁振鹏坦言,相比接口的转换以及苹果的策略,手机产品整体日益乏味才是更深远的问题。
北京商报记者 金朝力 王柱力
【以上内容转自“北京商报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北京商报网站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