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中国移动 1.24 亿元的人形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单尘埃落定,智元机器人与宇树科技的名字被再次推到聚光灯下。这场覆盖全尺寸与小尺寸双足机器人的招标,不仅是通信巨头对人形智能赛道的一次重磅押注,更为人形机器人的规模化落地写下关键注脚。
1.24 亿订单分拆:全尺寸与小尺寸的双轨布局
中国移动此次采购项目的拆分颇具深意,7800 万元的标包 1 瞄准全尺寸双足人形机器人,4605 万元的标包 2 覆盖小尺寸人形机器人、算力背包及五指灵巧手,这种 “大小通吃” 的布局,显然是为了覆盖不同场景的应用需求。
中标标包 1 的智元机器人,在全尺寸人形机器人领域积累深厚。其核心团队源自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机器人实验室,擅长高负载双足行走控制算法,此前推出的全尺寸原型机已能实现负重 30 公斤行走、上下 30 度斜坡等复杂动作,在工业巡检、重型物流辅助等场景具备潜力。此次中标,意味着其技术方案得到了通信行业巨头的认可,有望借助中国移动的渠道资源,切入机房运维、基站巡检等垂直领域。
拿下标包 2 的宇树科技则是人形机器人赛道的 “明星选手”。这家 2016 年成立的公司,早期以四足机器人 “Unitree Go1”“Laikago” 闻名,近年来发力小尺寸双足领域,其最新推出的 “Unitree H1” 身高 1.5 米,重量仅 50 公斤,却能完成后空翻、单腿站立等高精度动作,凭借轻量化设计和灵活机动性,在商业展示、家庭陪伴等场景颇受青睐。
更值得注意的是,宇树科技早已与中国移动 “绑定”,中国移动旗下基金此前已对其战略投资,此次中标标包 2,既是资本合作的延伸,也预示着双方将在算力背包(为人形机器人提供边缘计算支持)、五指灵巧手(提升精细操作能力)等核心部件上深化协同。
通信巨头的野心:不止于 “代工采购”,更瞄准广阔市场
中国移动的这笔订单,远非简单的 “买机器人”。作为国内最大的通信运营商,其布局人形机器人的逻辑清晰可见,即借助自身 5G 网络、边缘计算节点和物联网平台,为人形机器人提供 “连接 + 算力 + 场景” 的全链条支持。
例如,全尺寸机器人可接入中国移动的智慧机房管理系统,通过 5G 实时回传数据;小尺寸机器人搭配算力背包后,能在商场、展馆等场所实现 AR 导航、智能问询等功能,而这些都需要依托中国移动的通信网络和云平台。
对智元和宇树而言,此次合作的价值远超订单金额。智元机器人可借助中国移动的工业场景资源,验证全尺寸机器人的实用性;宇树科技则能通过算力背包的研发,强化 “机器人 + 通信” 的技术壁垒。有业内人士推测,此次代工服务可能只是起点,未来不排除双方联合开发定制化机型,瞄准更广阔的政企市场。
分析认为,随着这笔 1.24 亿元订单的启动,人形机器人赛道的 “跨界融合” 趋势愈发明显。当通信巨头开始为机器人公司 “输血”,当技术型企业借力运营商的场景资源,人形智能的商业化落地或许将迎来加速期。
【以上内容转自“极客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需转载请取得极客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