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科技赋能骑手权益保障:饿了么、美团、京东外卖算法优化升级

生活 极客网 2025-09-11 13:28

在即时配送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头部平台正通过算法优化与劳动规则重构,探索科技与人文关怀的平衡点。9月10日,饿了么在上海召开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恳谈会,联合多方代表签署《2025年度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覆盖超400万骑手群体,标志着行业在劳动者权益保障领域迈出关键一步。

 

饿了么.jpg

饿了么算法改革:从“负向约束”到“正向激励”

此次协议的核心突破在于管理机制的颠覆性变革。平台宣布将逐步取消超时扣款,转而通过智能AI助手语音提醒、优化“强制下线”功能等手段升级防疲劳系统,推动管理逻辑从“以罚代管”转向“正向激励”。这一转变背后,是算法对交通管制、天气预警等动态因素的深度整合——通过实时“红绿灯”导航管控和动态派单模型,平台试图从源头降低骑手超时及事故风险。

在劳动保障层面,饿了么承诺优化计价算法,确保骑手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并计划于2025年底前实现全国范围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补贴覆盖。此外,职业伤害保障、帮困专项资金等福利的推出,进一步构建起多维保障体系。

 

行业共振:美团、京东同步推进算法人性化

饿了么的改革并非孤例。美团早在8月27日的骑手算法协商共治开放日上便透露,将于2025年底前全面取消众包骑手超时罚款,转而推行“得分体系”替代负向扣款。同时,针对连续高单量骑手,美团将升级防疲劳策略,通过动态调度平衡收入与健康。

京东外卖则聚焦恶劣天气场景下的算法响应。据9月10日消息,平台除延续超时免罚、动态延时、溢价补贴等措施外,还将为全职骑手免费配备红斗篷雨衣,并开通人工特殊处理通道。这一系列举措凸显出算法在极端场景下的灵活性与温度。

 

技术向善:算法治理的进化方向

头部平台的集体行动,折射出即时配送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发展”的转型趋势。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二季度,全国网约配送员规模已突破1200万人,算法对劳动效率与权益保障的双重影响愈发显着。

此次改革中,“动态因素纳入算法”成为关键技术路径。饿了么将交通管制、天气预警等实时数据嵌入调度系统,美团通过得分体系重构激励机制,京东则以装备升级和人工通道弥补算法盲区——这些探索均指向一个共同目标:让算法不再仅仅是效率工具,而是成为劳动者权益的守护者。

 

未来展望:构建可持续的数字劳动生态

随着《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等政策落地,平台经济劳动治理正进入深水区。饿了么此次协议的协商签署机制——由9省(市)11名骑手代表与平台法务、技术、权益保障等部门对话——为行业提供了民主化治理样本。

可以预见,算法透明度提升、劳动者参与规则制定、动态保障机制完善将成为行业标配。当技术进化与人文关怀形成合力,即时配送行业或将走出一条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创新之路。

 【以上内容转自“极客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需转载请取得极客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 fjq4191

责任编辑: fjq4191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飞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