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当美国还在实验室里为特斯拉 Optimus 的 “行走不稳” 头疼时,中国供应链早已悄悄织就一张大网,把全球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命门攥在了手里。摩根士丹利一份报告直接戳破真相:全球人形机器人 100 家价值链关键企业里,56 家来自中国,这意味着从核心部件到制造服务,中国几乎承包了半条产业链,美企想绕开?根本没门!
你以为特斯拉 Optimus 够 “美国智造”?别被表象骗了, 它的谐波传动装置要靠新剑传动,精密控制部件离不开三花智控,连外壳制造都得找拓普集团,这些清一色是中国企业。就像给机器人装 “骨骼” 和 “神经”,美国能画图纸,却缺了中国造的关键零件,再炫的设计也只能停在实验室。反观中国,宇树早就把 G1 人形机器人卖到 9.9 万,直接面向消费者量产,而美国同类产品要么卡在 6 万美元高价,要么像 Figure AI 一样,估值炒到 395 亿却连量产影子都没见着。
这背后藏着中国供应链的 “降维打击”:减速机领域有绿的谐波、中大力德压阵,电机市场被汇川、雷赛垄断,传感器领域 Orbbec、W-Ibeda 更是全球厂商的首选。更狠的是,中国还有宇树这样的 “全栈玩家”,从电机到传感器全自研,全球四足机器人 90% 份额都在它手里,再加上中国工业国的物流和协调能力,成本直接压到美国的十分之一 ——MagicLab 造一台机器人 1 万美元,美国同类产品得花 10 万,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当然,我们也得清醒:算法和 VLA 模型仍是我们的短板,这需要AI业界继续努力。但就目前供应链的强劲态势而言,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全球舞台上,中国必将是主角,引领产业一路狂飙。
【以上内容转自“极客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需转载请取得极客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