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32位新零售和创投圈大咖,这样看2018新机遇

生活 亿欧网 2018-04-27 14:10

4月24日,《零售老板内参》联合36氪举办的新零售创新创投峰会在深圳举行。专注消费零售领域的顶级投资机构、投资人,深耕新零售一线实践创业精英,新消费新零售领域备受追捧的现象级产品和项目,零售行业的权威大咖、意见领袖,以及近1000名零售行业精英齐聚,围绕“新消费、新零售、新机遇”展开丰富多样的主题演讲、圆桌对话,深入探讨消费零售行业2018年的新趋势以及新消费、新零售赛道的新机遇。

此次峰会分为四个主题环节,包括:无人零售、线上线下融合、消费升级、技术和数据赋能,共有12场主题演讲,4场圆桌论坛,32位嘉宾发表主题演讲和参加圆桌对话。

以下为各位大咖分享内容摘录:

- Part 1 -

全昌连(36氪副总编、零售老板内参总裁):新零售变革蕴藏大机遇

移动互联网对经济和商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近两年时间,消费零售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也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新零售领域的一些创新创业项目不断涌现,加上资本的加持,新消费新零售成为炙手可热的行业风口。

零售,这样一个存在了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商业形态,今天走到一个新路口,这里充满挑战,同时意味着有很多机遇。消费零售行业就像商业的毛细血管,新零售的变革和进化,通过技术和大数据的改造,它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便能改造完成的,这一持续的变革和转型过程中,蕴藏巨大的商机和机遇。互联网巨头,以及资本和技术的入场,消费零售领域接下来的变革,可能会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面对这样的大变局,大有可为的空间。

刘星(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合伙人):新零售应该在用户体验上花更多时间

新零售的目标是什么,带给客户美好的新的体验。我希望大家在用户体验上花更多的时间打磨和思考,是否带给客户美好的体验,这个体验是否让客户感受到舒服、顺畅、贴心,这个体验是否有新鲜感。新零售也离不开新品牌,在未来5-8年会有大批的新兴品牌出现,这些品牌从何而来,除了从品类创新入手外,更多的会源于品质提升,同时也会出现一些在品味上带来新体验的。

品牌零售化和零售品牌化。现在新零售企业非常重视本身的品牌塑造,同时很多开始做自有品牌,自有品牌的比例在拉升。零售品牌化是非常明显的趋势。展望未来5年,我总结为“五化”:体验化、智能化、品牌化、细分化和集中化。在增量市场里,出现更多细分化的特色零售业态。在存量市场上,商超、便利店、水果零售等现有业态里出现整合,形成更集中化。

沈博炜(魔盒CITYBOX创始人):大势所趋的智能零售

2018年,魔盒CITYBOX自称智能零售践行者,因为我们花了一年半时间琢磨硬件,研究市场。我们一直说智能的才是未来的,所以我们在智能零售这条赛道上走的异常坚定。

可以分享下魔盒CITYBOX现阶段的销售数据,已签约订单超过15000台,远至新疆和内蒙都开始有我们设备的投放。

未来我们想做什么?我们想成为新的流量入口,跟摩拜、OfO单车一样。一台魔盒CITYBOX日均打开频次超乎大家的想象,最高一天单台设备可打开150次以上,可以说很可怕了。所以,我们尝试性的在小程序加了些东西,下午四五点用户购买后会获得周围五公里饭店的代金券,为周边饭店进行导流,同时在这些饭店内可能还有我们的盒子,还可以进行酒水类的销售。就这样,我们做了一轮下来发现效果还不错,并且我们还在进行更多跨界跨行业的合作,我们坚信,魔盒CITYBOX在未来势必会成为新流量入口。

圆桌对话

把脉无人零售:2018年要不要继续加码下注

主持人:全昌连(36氪副总编、零售老板内参总裁)

林捷(简24 CEO):打造完整的近场零售场景

简24是一家类似Amazon GO的无人便利店实践者和方案提供商。目前我们的技术是国内第一套真正商业化的视觉+感应器方案。今年,我们的计划是做部分自营50-100平米的便利店(类似树干),覆盖500米范围。同时开始输出技术分别做10平米无人便利店(树枝)和智能柜(树叶)覆盖100米和10米场景。这样形成一个完整的近场零售场景。简24在树枝和树叶的方向作为技术和线上运营输出方,本身不会太参与线下运营。

付春龙(饿了么Now无人货架负责人):开源+节流,回归零售本质

2017年12月份,饿了么NOW无人货架项目进行了年度复盘并调整了策略,摒弃“跑马圈地”思路,转向精细化运营,通过“开源+节流”等多项措施打造模式标杆。

节流:通过与企业携手减少不诚信行为、针对通过“开源+节流”等极个别物流承运人开展“扫黑行动”等举措显著降低货损;通过切换蜂鸟补货模式,使补货成本降低40%。

开源:通过强化品类管理,实现“千架百面”的强商品力陈列;优化补货动线设计,减少缺货造成的损失。同时,也尝试广告与流量变现,包括蒙牛、哈瑞宝等品牌的广告与新品投放收入。

当前饿了么NOW也在积极与阿里巴巴体系丰富的资源进行沟通对接,在智能设备、信用支付、商品资源、物流设施等方面有巨大的协同空间。

强调“开源+节流”,回归零售的本质,才能让货架业务走得更远更稳。

谢群(蚂蚁空间创始人兼CEO):立足做智能精选便利店

未来的零售一定是基于线下渠道实现定点线上线下融合,智能化技术做为底层基础设施,类似今天的二维码支付。未来进出任何零售门店体验可以感受到全智能化的场景,跟你在自己家一样便捷舒适,只有这样的体验才能让用户数据与消费数据的融合,有了用户消费数据的精准分析与效率,才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消费服务,数据是为了更好的了解用户需求。

基于蚂蚁空间,我们立足于做基于用户需求满足的便利店,我始终坚持技术是底层是工具,'工具'需要讲究的是使用的成熟度与稳定性。新零售是“人、货、场”重构的过程,蚂蚁空间立足做智能精选便利店,我们专注智能“人、货、场”的信息化运营与管理打通,希望基于智能零售的载体做线上线下智能化运营的智能零售管理系统客户端,从而搭建可规模化复制的智能零售运营能力的输出,加速传统便利店的品牌连锁化发展,实现便利零售的消费性升级。

赵亮(FxBox函数空间创始人):为智能化店面提供多种组合方案

2018年,我们公司的思路和方向很清晰,为智能化店面提供多种组合方案,一是扫码购,二是自助购,三是RFID智能购。我们根据不同的店面的需求定制不同的智能化服务。同时在线上通过小程序让店主及其客户提供群聊、社区、促销、优惠券等服务,形成以店面为核心的SNS关系,为店面提供与消费者新的连接方式。我认为建立店主、店员和消费者之间的智能化关系,这才是颠覆性的东西。比如:当你去连锁便利店、大商超时,服务人员根本不想认识你,但社区小店的店主一定认识你,这个就像小店模式的海底捞,店主认识每一个客户,形成特殊的SNS体系和关系,这种基于SNS的销售是无敌的。目前我们加盟店已经超过1000家,2018年目标是做成10000家店,形成新型社区关系,创造新的零售业态。

- Part 2 -

熊昊(创新工场执行董事兼华南区总经理):消费新零售有无限机会

消费和零售领域未来的黄金10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几点因素,带来经济与消费的扩张与重构。第一:第三波移动互联网人口红利带来的巨大线上消费人群。第二:线上线下融合带来的效率和体验的提升,第三:移动支付普及带来的Shop everywhere。在消费领域,我们认为在新的品牌,消费服务的升级,新的渠道,供应链,新的技术等方向,有大量的投资机会。

韩锐(高榕资本副总裁、消费投资负责人):先进零售业态未必能一统天下

消费者的需求极其多元,能养活很多业态。我们看到传统零售业态仍然充满活力,先进零售业态难以一统天下。中国的日系便利店最发达的城市是上海,但夫妻老婆店仍然大量存在,我们也不可能看到他们在短时间内都消失。珠三角是中国水果连锁业态最厉害的地方,但今天在市中心仍然能看到非常多的独立水果店。

零售业态不存在最优解,也不存在终局。我们把一个无法达到的最优解叫做“机器猫模型”,试想一下每个消费者随身都有一只机器猫,要什么有什么,随时可得,但这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是肯定做不到的。那么,今天的问题是,什么样的业态可以让零售企业无限去逼近机器猫模型?

我们认为,更先进的零售业态需要在时空上对消费者进行截流。过去的零售业态演变更侧重于在空间上不断的截流,现在数据化的线上能力有机会在直接把战场从街头搬到家中。今天大量小颗粒度的线下终端加上线上能力,我们认为是最接近机器猫模型的。同时我们也看到,无论如何变化,具备良好创新的服务型和体验型零售业态始终都能够把消费者拉回线下来。

高榕资本一直非常重视线上线下和零售的结合,我们希望跟大家一起找到中国的ALDI、中国的Costco、中国的Whole Foods,但更希望能和大家一起找到并帮助中国的“中国的”。

阳光印网执行副总裁张宏山:打造“人、货、场”精准服务

新零售如何做到降本增效,通过“人、货、场”来看,重新构建商品用户服务和消费场景三者之间的关系,打通供应链,完成闭环交易。作为新零售背后的最大推手,他们的采购服务商,我们根据这些特点打造阳光印网自己的“人、货、场”精准服务。人,人员活动营销管理支持;货,营销、设计、生产、安装;场,新零售开店及场馆搭建。阳光印网的做法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帮助各位在非核心事务采购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发展壮大自己的主业。

圆桌对话

风口再起:OMO线上线下融合的最大红利在哪里?

主持人:汤志敏(天图投资合伙人)

张洪良(食行生鲜CEO):用户体验是靠无数的细节堆起来的

零售业不变的有两点:一是客户体验,食行生鲜是卖菜的,我们一直关注客户买菜的维度,更多的选择新鲜、价廉、准时性。

二是,关注收入结构成本的模型,零售难在资源链接,快速全国落地。我们要敬畏零售,用户体验是靠无数的细节堆起来的,你的收入成本结构模型、效率的提升是无数的细节堆起来的,公司卖了6年菜,在此过程中琢磨的是用户体验如何,质量好不好,能否满足用户的准时性要求,有没有向下的空间,履约成本未来的走向如何。用户体验和成本之间的关系是相悖的,一定要找到平衡点。当中会有新的变化,拓展这两个维度认知的边界,会有新的模式和新的方式,包括获客、营销、促销类的。

殷翔(三只松鼠总经理助理):进入线下,连接消费者和品牌

主持人提到变化,我们在进入线下后,发现有变的部分,也有不变的部分。不变的部分比如价格体系,现在线下所有产品保持和线上同款同价,这是我们能做到的;变化的部分包括服务、体验上会有所区别。我们通过的产品品牌、服务的体系,包括喊出的每一声主人,营造出森林系的装修风格等,都希望给主人亲切、轻松、愉悦的感觉,拉近与主人的心理距离。

我们从2016年开始进入线下,获得的一点小小经验就是,把虚拟和物理空间串联起来,在过程中植入我们的文化和情感,从而连接人和品牌,这是比较难的,也是我们一直在探索的。

陈功伟(果乐乐董事长兼CEO):未来零售有四条路可以走

我认为线上线下融合在未来的零售中无处不在,未来的零售就是四条路:

第一,传统卖场需要升级。传统商超盒马鲜生出来做升级改造,这是自带流量的,是大型社区类商业综合体的升级。

第二,便利店升级,快速标准化连锁。

第三,社区生鲜店的升级和变化更综合,流量入口,品类更丰富。

第四,近场,离用户很近,包括无人货架以及我们发展了两三年的O2O。

前两类传统卖场和便利店加线上的东西较慢,后面两类会更深的结合。

- Part 3 -

冯卫东(天图投资管理合伙人、首席投资官):新零售是顾客心智中的零售新品类

什么是新零售?在天图的投资理论中非常明确:新零售是顾客心智中的零售新品类,源于零售的品类分化,并由需求变化和技术变化两大因素驱动。自动售货、自动化技术以及移动支付,这些新工具的出现让一些新的品类成为可能。但使用了新技术,不会自动形成零售新品类,现在很多菜市场用的是微信、支付宝,它依然是菜市场,并没有成为新零售。

在零售新品类里,哪些可以大概率成功?在我们看来,能赢得未来的零售新品类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从品类的角度来看,顾客一听就明;已经在成熟市场得到验证;被年轻一代喜欢,年轻人愿意学习新东西,他们在互联网上有最大的声音,得到年轻人喜欢,就能被更好的传播;得到新技术、新商业模式赋能;从顾客利益出发而非商家利益出发。

楼军(IDG资本董事总经理):新零售的本质没变

把消费升级、消费降级、新零售,以及各种“无人”抛掉,看看2015年至今的三年里发生了什么,用三个词语或者三个视角看这件事:第一,需求;第二,心智;第三,模式;从这三个角度看这件事,可以把这件事看的更清楚。

从这三个角度来看,可能可以看出未来两年会发生什么事情。在这个过程中,其实本质一直没变,选品、供应链、物流、仓储,在整条效率上,你做的是不是比别人更高效。为什么今天所有的新零售创新,传统企业并没有被他们打得特别惨或者颠覆掉,因为本质没变,在原有的基础上往前发展,依然是有很机会的。

刘毅然(元璟资本合伙人):线上线下融合才会形成核心能力

随着互联网线上流量红利消失,我们开始关注线下流量重构带来消费习惯改变的新机会。如今当线下和线下两个板块碰撞在一起,进而进行有效整合,我们认为这是需求和供给的重新匹配,目标是向更高效率、更低成本、更好体验的方向发展。

在线下重构这个方向上,今天讲的新零售,其实是要围绕对人服务体系来思考,线下有人流,带来流量场景。过去,线下业态很多较为分散,难以形成线上网络效应,在今天,新技术、新机会的出现让这些分散业态有机会被重新整合重构,对新零售产生了比较大的推动。

从需求和供给的角度,我们认为零售的发展要满足消费者及时、个性化需求,这必须从原有零售业态提出要求。今天新零售业态展现的方向是以业务为中心,全场景、近距离、多触点,而这是电商无法触达的。

以往的线下形态我们认为主要解决的是供销存的问题,后来到电商时代,线上线下分别有自己的系统,很长一段时间是互相割裂的。我们认为一定是全网融合,线上线下数据和运营管理融合起来,才会形成核心能力。

涂征辉(衣脉科技CEO):赋能更多的服装品牌

现在线上流量成本越来越贵,流量时代的红利过去了,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线下流量每年在减少,商场租金依然很高。服装企业的毛利比较高,一般企业可以做到5-10倍的议价。毛利基本在70-80%。最后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可以看到,他们全年存活高大350亿元,为净利润的7倍,很多利润被库存吃掉。

作为立足于服装行业的科技公司,我们对这个模式有哪些思考,来看看消费者从新角度思考服装。我们不是要开店,更多的把自己定位为赋能者的角色,我们希望赋能更多的服装品牌,让他们实现升级和改造,实现销售的腾飞。

圆桌对话

变革与机遇:新零售该如何借力消费升级的大势?

主持人:魏国兴(天图投资合伙人)

奈雪(奈雪的茶创始人兼首席产品研发官):消费升级核心是背后消费的这群人发生变化

从我自己的感觉,我觉得消费一直在升级,并没有这几年才升级。随着年龄和认知的提升,对于很多要求在不断的提高。从我经营品牌的感觉来说,最大的变化是消费品牌的这一群人发生本质性变化。

举例说,几年前创立奈雪品牌时,我是85后,我身边有很多80后的朋友。我创业之初咨询很多朋友,他们质疑我做奶茶会不会很Low。奈雪的客人主要是90后、95后,完全没有文化不自信。这一群人是我喜欢什么,它的品质符合我的预期,它的消费场景是我喜欢的,我就会消费。我认为核心是背后消费的这群人发生变化。

郭振宇(盒马鲜生深圳公司总经理):盒马鲜生印证了消费升级

首先,买得好是消费品质的提升。消费升级是买性价比最高的优质商品,我们有国际化的团队在全球进行采购,专业的团队在全国采购,整合全球供应链,从源头到顾客手上。

消费升级的体现,其次是买得到,中国每年过千万的顾客出国旅游,现在网络信息流畅,大家知道很多海外的东西,体验很多新的东西。如何在国内买到,我们把商品呈现在各位眼前。我们有淘宝、天猫大数据,新零售某程度上是数据和技术驱动,我们有淘宝和天猫的后台,我们把销售Top的网红产品,比如白色恋人巧克力、蓝色可乐、透明奶茶放到我们的线上和线下端。

第三是买得便利,新零售很大程度上需要便利性,80后、90后需要更自由的把控时间,会把宝贵的时段放在社交、朋友聚会,但很少花在做饭、买菜上。我们提供30分钟3公里送货服务,顾客有很大的确定性,他知道30分钟就可以拿到想要的商品。另外我们提供很多3R产品,比较容易吃和烹饪的产品,节约了消费者的时间。

这是我们理解的新零售,也是应对现在的消费升级。

涂征辉(衣脉科技CEO):消费升级是体验和商品升级

我理解的消费升级货品层面的升级,客户对于商品的感知度越来越细致,他可以感觉到货品的提升,这是一个大方向。另一个方向是模式和体验的升级,盒马鲜生提供了场内的餐饮服务、半小时内送达服务,我们服装行业试图传递C2M模式,这是体验的升级。体验升级和商品升级,相互是循环的过程。

衣服最初解决温饱,铠甲解决安全问题,后来解决身份问题。我认为衣服最终会是人表达自我的方式,消费者的升级是人的升级,体验和商品在过程中迭代往前走的。

- Part 4 -

田荣举(金蝶云之家总裁):改变亿万人的工作方式

前面谈得更多的是消费者的变化,金蝶一直从事专业的企业管理服务,我们在研究人的变化,我们的视角不一样,今天简要分享的主题是改变亿万人的工作方式。随着90后、95后甚至00后要进入职场,员工是数字化的原住民,协助沟通方面的习惯比之前有了变化。金蝶一直以来致力于创新,全面向云转型,不断适应甚至引领新的工作方式的变化。

金蝶云之家要为企业打造安全、专业、智能、极致体验的一站式协同工作平台,通过这个工作平台,一方面解决基础办公问题,像会议、审批等体验。我们要更多的连接零售、业务、系统,实现端到端的全程体验。

每人计CEO丁晓刚:用智能设备和工具赋能新零售

新零售非常热,热了很久,跟前两年的大数据、VR、AI等热词一样,非常多人往框里装东西。这些很好的概念、很好的应用,把所有框放进去变成无比庞大的体系。任何一个零售商考虑我们如何切入时,可能会有无所适从的感觉。我们思考如何有机会用更加落地、更加实操、更加小步快跑的方式做改进。

零售做的各种各样的动作,是为了提升消费者体验,途径、技术方向,不管是互联网技术还是物联网、大数据的技术,最后通过电商、新零售升级、消费升级、实体店落地,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这一过程中,我们做了很多门店可用的智能设备和工具,帮助他们达到最后的目标。

苏春园(观远数据CEO):构建零售决策大脑

之所以创立观远数据,在服务肯德基、星巴克等公司时,他们非常数据化做运营决策。以肯德基为例,如何用数据支撑每天几万家店细致到每一个商品每一步订单的经营决策?这背后是数百人的数据处理与分析团队,以及数千名在不同区域不同业务部门里能看数据、解读数据的业务与管理人员。这是它全球扩张且仍然保持竞争力的秘密武器,以极大的投入来构建数字化经营的功底。

今天谈了很多“人、货、场”,在座各位都是专家。但我们看到第四个元素越来越重要——“脑”,零售新四要素是“人、货、场、脑”。决策大脑干什么?从简单的单品单店分析、门店经营异常监控排查,到深入的销售预测、智能备货等场景,这些重要、高频的决策需要有机打通“人、货、场”,包括POS、ERP、CRM、供应链等系统以及各种外部数据,形成更自动和更智能的决策。

圆桌对话

实践与应用:技术与数据如何赋能新零售

主持人:胡若笛(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副总裁)

魏国兴(天图投资合伙人):未来购买服务就像交电费一样必要

无论是数据、用户还是对行业更深的理解,服务完基础用户后可以沉淀出很多东西。你变得更专业,B端用户也会更依赖你、你的护城河会越来越深,这是很重要的一点。有些工具型的产品特别容易被替代。

中国做消费的企业有很多,让企业独立成长出非常强的数据、AI或者能力还是不太现实的。我认为要放开心态,在市面上寻找性价比非常好的专业服务。将来买数据或者买服务就跟现在交电费、水费和广告费类似,这是企业运营必须的服务。如果你要盖发电厂、水电厂,这是没必要的。这是我对技术赋能消费的粗浅的理解。

陈岳政(阿里口碑本地生活事业部副总经理):口碑餐饮新零售与无人智慧餐厅

2018年初,口碑与百年老字号五芳斋合作,在杭州推出首家无人智慧餐厅。该餐厅采用“无人智慧餐厅+无人零售”模式,作为口碑餐饮新零售的首个样本,深入运用了口碑无人餐厅技术,为餐饮商家提供包括自助点餐、智慧营销、服务通知、智能取餐、代扣评价、外卖外带及24小时无人零售在内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口碑餐饮新零售方案,结合大数据能力与人工智能支撑,将不遗余力地推动以用户消费者为中心,助力商家在到店营销服务、外卖外带、半成品/成品零售等不同场景,实现场景底层的数据互通,深度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更好地洞察消费者、理解消费者、服务消费者,从而逐步推动商家进入一体化运营,带来明显的经营增收提效和消费体验升级。

刘念(码隆科技合伙人):用AI技术提供行业解决方案

4月12日,我们发布了智能货柜纯视觉解决方案,在场有很多嘉宾做无人货柜,我们并不是参与竞争中,而是看到有很多想进入智能货柜这个行业的人,他有自己的场景和自己的运营方式。同时,对他来说,技术是一个门槛,他需要找到购买整套零售软硬件。基于他自己本身已有场景、硬件和运营方面的诉求,我们提供的是AI解决方案,可以低门槛接入,不用再整体买单——我们发布的方案是适配摄像头和柜子,让客户有任意规格的柜子,只要摄像头达到我们适配级别,他就可以使用我们的商品识别解决方案,如智能货品管理、消费者即买即走等,用我们强大的技术赋能他们。

李杰(智易科技创始人兼CEO):拥抱技术是新零售不可避免的趋势

参考前几次技术浪潮,互联网作为一门新技术从黑科技经过不断发展,最终门槛降低到能为全民所应用,我相信人工智能未来同样会经历这样的历程,而在这个进程中,一款低门槛工具的出现是关键。这也是为什么我们选择打造这样一款低门槛的AI研发平台赋能企业而不是帮企业去解决一个个问题。对于新零售的未来,我希望我们应该更多的去拥抱技术,毕竟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最近发生的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有可能让一切基于数据的决策成本趋近于零,由此带来的智能化将大大提升零售运营的精细化程度,因此拥抱大数据、拥抱人工智能在未来是不可避免的趋势。

王嘉萌(考拉先生联合创始人、执行总裁):服务的商家月营业额从5万到30万

我们服务的是接地气的商家,我们平台里有贴膜哥、奶茶妹、猪肉西施。猪肉西施是上海的商家,卖双汇冷鲜肉。

考拉先生最早是服务社区的,社区最大的弊端是封闭、保守的,物业尽量少让人进来,保证安全。商家要让更多的人进来,才能做更多的生意。

猪肉西施之前每个月营业额在5万左右,打破围墙后,一个月营业额到30万。他把原来不具备的传统营销能力变成线上能力,形成会员管理系统后,把周边社区的消费者拉进来。

 

责任编辑: 3858NCY

责任编辑: 3858NCY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