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CEO们请准备好,未来必然出现纯AI企业

生活 极客网 2025-10-24 21:21

目前人类社会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纯AI公司,但未来的CEO们,请准备好,你们要竞争的对手不只有人类运营的企业,还有纯AI企业。

微信截图_20251024101909.jpg

所谓纯AI企业,就是指由智能体网络组成、不需要人类参与运营的企业,它的运营全程由AI完成;但随着资本的疯狂涌入,未来极可能会出现“AI优先”企业,甚至出现纯AI企业。

2025年上半年,全球AI企业融资1160亿美元,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总额(1015亿美元)。引领投资浪潮的是代理式智能体和自主式AI初创企业。

波士顿咨询集团在报告中指出,自2022年以来,全球涌现100多家自称拥有“自主能力”的初创公司,它们获得4100万美元注资。在这些企业中,约有一半致力于提供可以替代特定岗位的智能体方案,超过10%致力于对整个团队或部门进行自动化改造。

目前来看,要想打造纯AI企业,技术上仍面临诸多挑战,但未来充满无限想象。

 

未来必然会出现纯AI企业

2025年5月,波士顿咨询集团在报告中表示,旗舰模型只能持续工作1个多小时,到了9月份,时长已经突破30小时,可见进步之快。

尽管如此,纯AI企业还需要克服几大难题,覆盖推理能力提升、协调与统筹、记忆和知识系统、外部互动几大领域。

当纯AI企业真正出现在我们的市场中,许多传统理念将会被颠覆,纯AI企业会比传统企业更具优势。

首先是低成本。纯AI企业不需要支付工资、不提供福利、不需要租赁办公场地,基础设施大大减少;但它需要为能源、算力支付费用。AI成本正在快速下降,比如Devin可以实现半自主编程,它的每小时成本约为9美元,远低于人类程序员的30-75美元。未来类似的AI应用成本还会大幅降低。

其次,客户体验更佳。纯AI企业可以极速响应客户需求,全年无休。人类需要几小时处理的任务,纯AI企业在数秒内就能完成。在服务过程中,AI会持续进化,企业可以跨多个智能体获取数据,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最终,AI还能提供高度个性化服务,甚至能预判需求。沃尔玛购物助手Sparky便是雏形,它可以主动帮助客户回答“今晚吃什么”的难题,自动生成食谱,直接将食材加入购物车。

最后,纯AI企业适应性极强。引入完全数字化劳动力后,企业可以根据需求复制、部署或移除智能体,随意扩大或缩减规模。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体的能力也会不断更新。

 

在AI面前人类仍会有优势

尽管纯AI企业尚未到来,但作为企业CEO,先要将企业转化为“AI优先企业”,为未来做好准备。

首先,我们应该理解“纯AI企业”和“AI优先企业”的区别,前者不需要人参与,后者属于AI与人协作的企业。其次,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力。最后,未来的商业生态系统将会由AI主导,在这样的生态中,必须思考自身企业如何占据关键节点。

如今,在编程、销售等部分领域,全程部署智能体已经具备可行性。以外向型销售流程为例,挖掘潜在客户、客户触达等环节占据销售人员70%工作时间,成交环节占30%。智能体可以帮我们调研客户、撰写沟通文案、安排沟通时间,从而大幅提升效率,降低客户获取成本。人类销售员可以专注于统筹智能体,瞄准成交环节。

我们要充分发挥人的能力。在复杂推理、特定领域专业知识等方面,人类相对AI仍有优势。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挖掘人的潜力:

·内容筛选:科技专家桑吉特・保罗・乔杜里(Sangeet Paul Choudary)认为,当AI的进化让内容生成实现商品化后,如何进行有品味的筛选便会成为关键。

·创新构想:AI将会为各领域带来海量想法和假设,最开始时我们关注的是“生成想法”,未来将会转向“评估想法并排序”。目前的AI虽然能生成无数假设,但什么假设有创意?哪些切实可行?AI还无法判断。在制药、深度科技领域,企业对“可行性”的要求极高,如果不可行,就会浪费资源,所以要增强人类的判断能力。

·共情能力:当AI沟通成为商品,共情、真诚将会成为差异化竞争力。当前的AI对情感共鸣、伦理差异仍显迟钝,即便未来AI进化到一定高度,许多场景仍然需要真人参与,比如医疗、教育、客服都是如此。

·人文温度:纯AI企业拥有超强生产力,它将为人类生产海量实体商品,此时人类参与将会变得极为重要。到时“用心制造”“人类制造”将会成为价值符号。我们以时尚产业为例,未来部分产品将会完全由AI设计师设计,它们分析社交媒体流行元素,然后参考设计,但仍有一些品牌会完全依靠人类来设计,富有远见的人类设计师将会引领审美。

 

所有企业都将与纯AI企业合作

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AI优先企业,都可以成为纯AI企业的高价值合作伙伴,协助化解“新兴制约因素”,获取部分价值。

企业可以成为实体供应链整合者。到时,纯AI企业需要对接动态基础设施,比如工厂、物流;现有企业可以成为执行者、整合伙伴,分享价值。现有企业可以将AI智能决策和现实世界对接,负责生产、制造、订单履行,将产品设计和销售交给纯AI企业完成。

在可见的未来,即便AI生态成熟,89%的高管仍然会认为面对面会议是促成交易的关键,“关系资本”是纯AI企业无法轻易复制的。到时,现有企业可以成为纯AI企业的“关系中介”。

当企业面向消费者时,信任将一如既往重要。例如,如果是生产白色家电的纯AI企业,消费者可能会对保修服务存在质疑。如果有传统企业协调,可以增强信誉,为承诺背书。最终,现有企业将会成为纯AI生态中的“人类面孔”和“信任支柱”。

未来,当更多的纯AI企业参与社会活动,现有企业可以充当伦理管理者,协助纯AI企业获得社会运营许可。例如,假设有一家金融服务企业是纯AI企业,现有企业可以为它提供公平性审计平台;如果是提供医疗服务的纯AI企业,现有企业可以对它的决策进行审核,使之符合医疗责任法规与伦理医疗标准。

此外,一旦纯AI企业开始普及,在大幅提高效率的同时,必然也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例如,它会引发大规模失业,加剧不平等,泄露隐私,甚至有可能引发社会动荡;如果AI目标与人类目标偏离,甚至可能引发灾难。到时,人类将会失去对大部分经济领域的控制权,被迫重新思考自身定位。

从投资角度看,自主智能体必然首先在企业场景中推广。如何为纯AI企业设立规范,企业应该负起责任,这样纯AI生态才能健康发展。

【以上内容转自“极客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需转载请取得极客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 fjq4191

责任编辑: fjq4191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飞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