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zone
微博
微信
当打工人还在吐槽 996 时,硅谷的 AI 精英们早已开启了更 “魔鬼” 的节奏。据《华尔街日报》报道,随着 AI 行业飞速发展,微软、谷歌、Meta、Anthropic 这些科技巨头里的顶尖研究员和高管,每周要硬扛 80 到 100 小时工作,有人甚至调侃这种强度是 “002”—— 从午夜忙到午夜,周末仅能歇两小时。
Anthropic 的研究员乔希・贝特森就是其中一员,他连刷社交媒体的时间都没有,唯一的乐趣是泡在公司 Slack 频道,和同事聊大语言模型的技术细节。“我们要在两年里干完二十年的活!” 贝特森说,AI 技术每隔几个月就有大突破,这让所有人都像在战场上冲刺,生怕落后一步。
为了抢这些 “AI 大脑”,各家公司也是下了血本。Meta 的扎克伯格直接甩出上亿美元年薪挖人,把人才争夺战推向高潮。但有意思的是,不少拿着天价薪酬的大佬坦言:“钱是不少,可根本没时间花啊!” 谷歌 DeepMind 的杰出研究员马达维・塞瓦克就说,大家从早忙到晚,没人去度假,没空想兴趣爱好,连陪家人朋友的时间都被工作占满了,“生活里好像只剩干活了”。
这些高强度工作的团队,大多在攻坚核心 AI 模型或新产品。比如Meta 新成立的 TBD 实验室,成员还得在扎克伯格工位附近现场办公,哪怕公司刚裁了 AI 部门 600 人,留下的人依旧连轴转。为了配合这群 “以公司为家” 的员工,硅谷公司也玩起了 “贴心操作”—— 周末管饭、24 小时值班待命,连旧金山餐厅周末的外卖订单都跟着暴涨。
不过,这群 “卷王” 里不少人是 “自愿加班”。塞瓦克解释:“脑子里全是新想法,又怕被别人抢先,一有空就想钻研。” 微软 AI 体验首席产品官阿帕娜・切纳普拉加达更聪明,她开发了 AI 工具帮自己提高效率,还劝同事:“该 24 小时连轴转的不是人,是 AI!”
贝特森觉得现在的工作状态,和疫情时研究病毒的日子很像,都是和时间赛跑。而支撑他拼下去的,是想做出符合伦理、贴合人类价值观的 AI。他说,“我们得比 AI 迭代更快,才能搞懂它、用好它。”
总而言之,如今在硅谷,AI 精英们成了 “香饽饽”,似乎又恢复了往日荣光,恰如塞瓦克感慨:“终于到了极客的时代!” 只是这光鲜背后,是连轴转的工作和被压缩的生活。或许这就是科技浪潮里,一群追光者的真实模样。
【以上内容转自“极客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需转载请取得极客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